重生之寒锦最新章节-重生之寒锦在线阅读-朗华中文小说网_夜夜春_中国av_趣文下载站
<track id="6qgqv"><ruby id="6qgqv"><b id="6qgqv"></b></ruby></track>

<form id="6qgqv"></form>

<cite id="6qgqv"></cite>

全球合力 全球合力
招標公告
合力黨建
官方微信 合力叉車
  • 新聞

關于集團

始建于1958年,1992年以合肥叉車總廠為核心組建叉車集團

1958-1968
1969-1978
1979-1988
1989-1998
1999-2008
2009~2018
2019~至今

【1958—1968】 合肥南七一聲炮響 礦機新廠開工建設

  承載著提升新中國重型裝備工業實力的歷史重擔,響應中央關于“趕英超美”跨越式大發展的號召要求,上世紀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國家通過新建和改擴建,先后建立了中國一重、中國二重等“八大重機廠”;同時合肥重機廠、昆明重機廠、陜西重機廠、長沙重機廠等“八小重機廠”也應運而生。1958年,國家第一機械工業部與安徽省共同興建了合肥礦山機器廠新廠,主營業務為研制起重機械和冶金礦山設備,1960年正式更名為合肥起重運輸機器廠,這即為公司的前身。

  工廠建設之初的艱辛。當時在職工中廣泛流傳一首打油詩:“躍進聲中創奇跡,平地矗起起重機,不到一年就投產,工業史中不多見”??梢哉f,礦山機械廠新廠是老一輩合力人用雙手從市南郊一片亂墳崗中開疆拓土,艱苦奮斗建起的新廠房。廠領導提出了“邊基建、邊生產”、“勤儉辦企業”的口號,全體員工干勁沖天,團結拼搏,在當時的荒崗野地里為建設新廠灑下了辛勤的汗水。數千名職工每天上班往返于合肥的東門和南門間,而且還要挖土方,抬大土,夯基石,其后又邊安裝設備邊進行試制生產,勞動負荷量之大可想而知,加之其后的三年自然災害(1959-1961),使職工的生活保障受到相當大的影響,但廣大干部職工工作熱情仍非常高漲,工余時間工廠還會組織豐富的業余活動。在這種艱苦的環境下,職工們以苦為樂,以廠為家,不畏困難,砥礪前行,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先后完成了主體車間建設和部分機床設備安裝調試等工作,出色完成了黨和國家交代的建設任務。

  工廠建設之初的榮譽。合肥礦山機械廠新廠的建設質量之好,速度之快,深受中央和省市領導好評。1959年,合肥市公交“萬人大會”會場就設在本廠新建的鉚焊車間,省委書記曾希圣出席大會并做指示要求。到1960年底,工廠生產已初具規模,成為華東地區名副其實的一家中型機械廠。當年,黨和國家領導人朱德、鄧小平、陳云先后視察本廠并提出發展要求。這給予了建廠兩年、投產之初的全廠干部職工莫大的關心和鼓舞,更為工廠引領安徽省機械工業發展壯大明確了歷史基調。

  工廠建設之初的產品。1958年工廠建立之時,定位生產的產品為起重機械和冶金礦山設備;1963年,工廠開始試制和小批量生產中小噸位內燃叉車,并于1964年將自行生產的4003-100E叉車等系列產品援越抗美;同年,第一臺631型5噸叉車試制成功,成為當時新中國民族叉車工業產品的杰出代表,也為合力后來立足叉車主營業務奠定了豐富產品資源和雄厚的技術實力;1965年,廠自行設計和安裝的750噸沖壓式水壓機順利通過鑒定;1967年,第一臺CH叉車試制成功。在當時計劃經濟體制下,工廠按照國家指令研發試制生產叉車,產量小,品種少,周期長,產品升級換代速度緩慢,但這卻記錄了我們合力產品的傳承,成就了創新文化的發端。

  翻開書卷,透過照片,我們能夠穿越時空,來到建廠之初,親眼目睹我廠職工熱火朝天大建設的景象,在艱苦的環境下奮斗,廣大干部職工情緒高昂、不畏艱難、團結拼搏、銳意進取。雖然書頁和照片已然泛黃,但是這種艱苦奮斗、勇于創新的企業基因,歷經幾十載仍不會消逝,它必將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位合力人的骨子里,一輩輩傳承,歷久彌新,激勵我們在新的歷史征程中繼續勇往前行。

  安徽省合肥礦山機器廠設計任務書

  合肥礦山機器廠新廠手繪鳥瞰圖

  老廠區鳥瞰圖

  職工們在組裝完畢的新產品前合影留念